服務熱線
3月24日,四川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印發《關于加快構建優質高效分級診療體系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 提出“到2025年,全省基本實現大病重病在本省解決、一般病在市縣解決、頭疼腦熱等小病在鄉村解決,縣域內住院率達到85%以上”的目標。并從打造國家西部醫學高峰、建設省級區域醫療高地、筑厚基層醫療衛生網底、加強緊密型醫聯體建設四個方面提出了18項具體工作任務。
各市(州)醫改領導小組,省直有關部門(單位):
現將《關于加快構建優質高效分級診療體系的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四川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
(四川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代章)
2022年3月15日
構建優質高效分級診療體系,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進健康四川建設的重要任務,是合理利用醫保基金、促進醫療服務供需平衡、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關鍵舉措。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深化醫改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構建優質高效分級診療體系,讓群眾看病更多一些便利,治病更少一點負擔,健康有更可靠保障,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分級診療體系建設的決策部署,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堅持基本醫療衛生事業公益屬性,借鑒三明市分級診療和醫療聯合體建設經驗,以醫療服務供給側改革為重點,以緊密型醫聯體建設為載體,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合理引導人民群眾就醫需求,加快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到2025年,全省基本建成連續、協同、高效的分級診療體系,基本實現大病重病在本省解決、一般疾病在市縣解決、頭疼腦熱等小病在鄉村解決,醫療服務質量和效率明顯提升,不合理異地就醫明顯減少,全省縣域內住院率達到85%以上。
二、主要任務
(一)圍繞在本省解決大病重病,打造國家西部醫學高峰。
1.推進國家“雙中心”建設。委省共建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全力支持國家口腔醫學中心和國家兒童區域(西南)醫療中心建設,依托中央在川和省內高水平醫院,全力爭創綜合類、高原病等國家醫學中心和傳染病、呼吸、創傷、婦產、老年醫學等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加快建設省兒童醫學中心(省兒童醫院),積極創建國家區域中醫醫療中心。〔省衛生健康委、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財政廳、省中醫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州)醫改領導小組負責〕
2.推動大醫院高精尖優發展。大力推動大型公立醫院從“高速度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打造一流隊伍,建設一流學科,發展一流技術,提供一流服務。支持部分實力強的大型公立醫院適度發展“一院多區”,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加強人才隊伍“傳幫帶”,支持引進領軍人才、學科帶頭人和高級管理人才。優化醫院收治病種結構,提高收治疑難疾病、危急重癥占比。加強智慧醫院建設,完善預約診療、雙向轉診、遠程醫療、臨床路徑、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等制度。〔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州)醫改領導小組負責〕
3.支持醫學科技創新和應用。實施四川省“十四五”生命健康重大科技專項,支持生命健康領域天府實驗室等高能級創新平臺建設。加強應用基礎、臨床和轉化研究,創新發展精準醫學、轉化醫學、核醫學、高原醫學等高新醫學技術,部分重大疑難疾病的診治能力達到全國或世界先進水平。推進公立醫院深化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改革。支持省中醫藥轉化醫學中心等中醫藥創新平臺建設,加強中醫藥循證能力研究、中醫藥關鍵技術裝備及中藥創新藥研發。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促進醫療新技術進入臨床使用。〔省衛生健康委、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財政廳、省中醫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州)醫改領導小組負責〕
(二)圍繞在市縣解決一般疾病,建設省級區域醫療高地。
4.建設高水平區域醫療中心。出臺《四川省醫學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設置規劃》和《四川省“十四五”臨床專科能力建設規劃》,圍繞省域內群眾急需、醫療資源短缺、異地就醫突出的專科醫療需求,依托現有醫療資源規劃建設省級醫學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布局建設省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和省級區域中醫醫療中心。〔省衛生健康委、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財政廳、省中醫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州)醫改領導小組負責〕
5.發揮市級醫院“主力軍”作用。以制定落實醫院章程為抓手,建立健全醫院重大決策、民主管理、醫療質量、人力資源、財務資產、后勤服務、績效考核、科研創新、信息管理等制度。推進市級公立醫院提標創等,2025年市級綜合醫院全部達到三級乙等。加強腫瘤、呼吸、消化、心血管、婦產、兒科、老年醫學、重癥醫學、胃腸外科、骨科、康復等臨床專科建設,發展微創與介入、移植與再生等特色專科。積極創新醫療服務,推廣多學科診療模式,為患者提供“一站式”診療服務。〔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州)醫改領導小組負責〕
6.增強縣級醫院“服務主責”能力。實施縣級醫院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建設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救治、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五大中心”,發揮縣醫院的“龍頭”作用。配置適宜醫學裝備,加強醫院信息化建設,優化醫療服務流程。嚴格落實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建立醫療質量安全不良事件信息采集、記錄和報告制度。到“十四五”期末,力爭實現縣醫院100%達到醫療服務能力基本標準、80%達到推薦標準。完善縣級醫院內部管理制度,落實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省衛生健康委、省委編辦、省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財政廳、省中醫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州)醫改領導小組負責〕
(三)圍繞在鄉村解決頭疼腦熱,筑厚基層醫療衛生網底。
7.建設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優化鄉村衛生機構布局和資源深度整合,依托調整后的片區中心鎮(副中心鎮)衛生院,按照二級綜合醫院標準建設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十四五”期末,全省規劃建成400個左右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形成農村30分鐘健康服務圈。〔省衛生健康委、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省中醫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州)醫改領導小組負責〕
8.提升基層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政投入、人事薪酬、績效考核、醫保支付、服務價格等政策,進一步激發基層動力和活力。持續開展“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十四五”期末,80%的鄉鎮衛生院達到服務能力基本標準。實施基層臨床特色科室建設工程,提升常見病、多發病等基本醫療服務能力。“十四五”期間,全省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社區醫院、中心衛生院等布局和建設1000個左右基層臨床特色科室。推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中醫館建設,開展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推廣。〔省衛生健康委、財政廳、教育廳、省醫保局、省中醫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州)醫改領導小組負責〕
9.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嚴格把住鄉村醫生準入關,新進村衛生室崗位的鄉村醫生原則上應具備執業助理醫師以上資格。積極推進鄉村醫療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支持開展“鄉聘村用”改革,推動縣、鄉兩級醫療機構采取巡回、定期駐點等方式下沉村衛生室服務。持續加強鄉村醫生崗位培訓,不斷提高鄉村醫生服務能力。〔省衛生健康委、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中醫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州)醫改領導小組負責〕
10.完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加強全科醫生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建設,鼓勵二三級醫院專科醫生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提供技術支持。完善簽約服務內容和功能,探索建立全科專科有效聯動、醫防有機融合的簽約服務模式,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銜接。鼓勵公立醫院在職骨干醫師以及中級以上職稱的退休臨床醫師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執業,開設醫生工作室,參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省衛生健康委、省醫保局、省中醫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州)醫改領導小組負責〕
(四)圍繞基層首診、雙向轉診,加強緊密型醫聯體建設。
11.規范醫聯體建設管理。按照“規劃發展、分區包段、防治結合、行業監管”的原則,網格化布局組建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為網格內居民提供同質化、連續性的醫療衛生服務。推動緊密型醫聯體人、財、物、信息系統等統一管理,實現醫療資源統籌管理、集約使用。“十四五”期末,除三州外,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覆蓋到18個市、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擴大到所有涉農縣。落實“兩個允許”要求,合理增加醫聯體內各級公立醫院薪酬總量,突出體現技術勞務價值的分配導向。支持符合條件中醫醫院牽頭組建醫聯體,鼓勵社會辦醫療機構、診所(含中醫診所)加入醫聯體。具備條件的社會辦醫療機構可牽頭組建醫聯體。〔省衛生健康委、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醫保局、省中醫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州)醫改領導小組負責〕
12.整合縣域醫療衛生資源。按照“縣強、鄉活、村穩、上下聯、信息通、服務優”的思路,開展縣域醫藥衛生集成創新改革試點,探索將縣婦女兒童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等整合到醫共體內,促進上下結合、防治結合、醫養結合、中西醫結合。力爭到2025年,試點縣基本建立整合型縣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實現資源整合化、管理一體化、能力現代化、服務同質化,為縣域內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管理和醫療衛生服務。〔省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醫保局、省中醫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州)醫改領導小組負責〕
13.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對實現人員管理、財務管理、信息系統、醫保結算、考核監管“五統一”的緊密性縣域醫共體實行醫保基金“一個總額付費、結余留用、超支不補”,強化醫保政策對醫共體成員單位的約束激勵作用,推動落實各級醫療機構功能定位。完善差別化支付政策,對符合規定的轉診住院患者連續計算起付線,對下轉患者不再重新計算起付線,對未按轉診程序就醫的普通病、常見病患者合理降低報銷比例,引導群眾科學理性就醫。將符合條件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慢性病醫療機構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范圍。〔省醫保局、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州)醫改領導小組負責〕
14.加強慢性病診療管理。暢通醫聯體內慢性病患者雙向轉診渠道,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重點做好患者慢性病用藥指導和健康管理服務,并與接續性醫療機構共同負責為三級醫院下轉患者提供治療、康復、護理等服務。落實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者用藥長處方制度。將養老機構內設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納入分級診療體系,積極探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老年醫療照護、居家護理等相結合的服務模式。〔省衛生健康委、省醫保局、省中醫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州)醫改領導小組負責〕
15.健全雙向轉診管理服務。各級醫療機構要落實專門機構和人員負責雙向轉診工作,按照國家制訂的單病種分級診療指南,制定合理的轉診流程和內部制度。實行轉出醫療機構負責制,對符合轉診條件的患者,轉出醫療機構應主動與接收醫院聯系,負責預約轉診事宜,確保患者有序轉診,得到及時合理治療。上級醫院要為下級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上轉患者優先提供接診、檢查、住院等服務,優先滿足轉診所需的專家、專科門診等號源。對向下轉診患者,上級醫院要提供患者在住院期間的診治信息和后續治療方案。〔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州)醫改領導小組負責〕
16.強化藥品耗材供應保障。全面落實國家組織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工作,醫療機構優先采購、使用中選產品。醫聯體牽頭單位積極使用集中采購中選藥品和醫用耗材,指導基層醫療機構跟進使用,提高藥品和醫用耗材使用的上下匹配性,加強品間替換的指導,使用價格適宜的產品。保障下轉常見病、慢性病及康復期患者合理用藥需求。〔省醫保局、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州)醫改領導小組負責〕
17.創新醫防高效協同機制。醫聯體和二級以上公立醫療衛生機構應當明確統籌管理公共衛生工作的部門,推動疾控與醫療隊伍、資源、服務、信息“四個協同”。強化醫療衛生機構落實公共衛生任務能力,探索建立疾病預防、醫療救治、健康管理“三位一體”的醫防協同服務新機制。建立健全分級分層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體系,提高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省醫保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州)醫改領導小組負責〕
18.推動健康信息互聯共享。推動醫聯體內業務信息系統整合,實現醫聯體內部信息系統統一管理、互聯互通,推進資源調配、經營管理、質量評價等數字化和同質化,提升醫聯體整體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快“5G+醫療健康”遠程應用體系建設,推進遠程醫療服務,擴大優質醫療資源輻射范圍,實現全省遠程醫療服務“一張網”。推進居民健康檔案電子化,大力推廣人工智能輔助醫生診斷應用。〔省衛生健康委、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省中醫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州)醫改領導小組負責〕
三、組織實施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把分級診療體系建設作為重大民生工程,強化政府主導作用,優化醫療資源區域布局,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發展,切實解決群眾看病就醫需求。衛生健康部門要統籌醫聯體建設管理,制定群眾就醫指南,完善雙向轉診制度,規范分級診療技術方案、轉診標準和流程。財政部門要按照醫療衛生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要求,按規定落實政府對醫療衛生機構的投入政策,做好經費保障工作。醫保部門要完善醫保支付政策,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快理順醫療服務價格,充分發揮醫保就醫導向作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推進醫療機構薪酬制度改革,完善績效工資分配機制,充分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各級醫療衛生機構要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大力宣傳分級診療政策,引導患者有序合理就醫。
一、《實施方案》起草背景
2021年10月2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廣三明市分級診療和醫療聯合體建設經驗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21〕547號),總結了三明市分級診療和醫聯體建設經驗,提出了推進分級診療和醫聯體建設的重點工作任務。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構建優質高效分級診療體系,讓群眾看病更多一些便利,治病更少一點負擔,健康有更可靠保障,省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牽頭起草了《關于加快構建優質高效分級診療體系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二、《實施方案》主要內容
《實施方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分級診療體系建設的決策部署,借鑒三明市分級診療和醫聯體建設經驗,立足我省醫療服務體系和分級診療工作實際,以醫療服務供給側改革為重點,以緊密型醫聯體建設為載體,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合理引導人民群眾就醫需求,加快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新格局。《實施方案》包括總體要求、主要任務、組織實施3個部分。
第一部分,總體要求。提出“到2025年,全省基本實現大病重病在本省解決、一般病在市縣解決、頭疼腦熱等小病在鄉村解決,縣域內住院率達到85%以上”的目標。
第二部分,主要任務。從打造國家西部醫學高峰、建設省級區域醫療高地、筑厚基層醫療衛生網底、加強緊密型醫聯體建設四個方面提出了18條具體工作任務。
第三部分,組織實施。為推動方案落實,明確了衛生健康、財政、醫保、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及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的職責。
內容來源:四川省衛健委
站點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本站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相關處理。 北京醫大道恒醫療集團有限公司專注于醫院中高管理人員培訓和職業類證書咨詢服務,為公立和民營醫院提供運營管理、質量管理、績效財務、創新服務等咨詢服務及包括GCP、老年人能力評估師、醫療護理員、醫院人工智能AI提示詞工程師等個人職業證書培訓。道恒擁有資深行業專家數名,根植于行業數年,具備精準發展醫院現有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道恒致力于為醫院打造高素質管理團隊,培養醫院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