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這幾年醫院最頭疼的事就是DRG付費改革,以前那種“多做檢查多開藥”的老路子徹底走不通了。現在醫保給每個病種都定了“打包價”,醫院要是成本控不住,治個感冒都可能倒貼錢。說白了,現在比的就是誰能把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
以前醫院算成本都是按科室籠統記賬,現在得精確到每個病種。廣東有家醫院專門給骨科關節置換術算了筆賬,結果發現耗材費占了大頭。他們把不同品牌的關節假體價格拉出來對比,搞了個供應商競標,最后單臺手術耗材成本直降15%。這法子說白了就是“貨比三家”,但關鍵得先知道自己每個病種到底花了多少錢。
具體操作分三步走:先把手術用的紗布、縫線這些零碎耗材列清單,再按臨床路徑核算醫生護士的人工成本,最后連空調費、消毒費這些間接成本都要攤進去。山東某三甲醫院算完發現,闌尾炎手術里麻醉科用的鎮痛泵成本占比超預期,后來調整用藥方案又省下一筆。
現在醫院藥房里都多了個“管賬先生”——臨床藥師。他們不光要審核處方,還得拿著DRG的支付標準跟臨床醫生“砍價”。比如治療肺炎,醫保給的藥費額度就那么多,藥師會提前算好:用進口抗生素超不超支?能不能換同等療效的國產藥?武漢有家醫院讓藥師參與查房,三個月就把抗生素費用砍下來20%。
更狠的是預警機制。有些醫院在電腦系統里裝了“緊箍咒”,只要醫生開的檢查項目超過病種標準,立馬彈窗提醒。像核磁共振這種貴價檢查,系統會自動比對該病種歷史數據,要是開多了直接鎖死處方權。
別看一根縫合針才幾塊錢,全院一年用掉十幾萬根就不是小數目了。浙江某醫院給所有低值耗材貼了條形碼,從申領到報廢全程掃碼追蹤。護士長每周都能收到耗材使用排行榜,哪個科室多領了50包棉簽,系統立馬標紅預警。這么搞了半年,全院棉簽用量少了三成。
高值耗材更要玩“饑餓營銷”。道恒醫管中心幫河北某醫院搞了個“耗材超市”,心臟支架、人工關節這些貴重物品全部零庫存。手術當天才通知供應商送貨,用不完的直接退回去。光這一項改革,全年耗材庫存成本就省了200多萬。
現在各家醫院都在搶著升級信息系統,但不是裝個軟件就完事了。好的系統得像個“大管家”,能實時監控每個病組的成本波動。比如突然有個膽結石手術超支了,系統要馬上告訴院長:超在哪兒了?是麻醉時間太長還是多用了造影劑?江蘇有家醫院靠這個功能,三個月內就把虧損病種從32個壓到5個。
最實用的還是移動端管理。北京某醫院的科主任現在每天手機上都收到兩條推送:早上看當天手術室的耗材配額,晚上查自己科室的DRG結余排名。有主任開玩笑說,現在刷手機比看病人還緊張,生怕被財務科點名通報。
這場DRG改革說到底就是逼著醫院學會“過日子”,把省下來的錢用在提升服務質量上。現在做得好的醫院已經嘗到甜頭了——成本控住了,醫保不扣錢了,還能把結余資金拿來買新設備、發人才補貼。醫療這個行業,終究還是誰能為患者精打細算,誰就能走得更遠。
站點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本站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相關處理。 北京醫大道恒醫療集團有限公司專注于醫院中高管理人員培訓和職業類證書咨詢服務,為公立和民營醫院提供運營管理、質量管理、績效財務、創新服務等咨詢服務及包括GCP、老年人能力評估師、醫療護理員、醫院人工智能AI提示詞工程師等個人職業證書培訓。道恒擁有資深行業專家數名,根植于行業數年,具備精準發展醫院現有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道恒致力于為醫院打造高素質管理團隊,培養醫院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