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推進分級診療建設”、“醫養結合”、“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推進醫聯體建設”等醫改新政相繼頻發,中國醫療服務行業正處于一個巨大的變革前夜。但目前基層醫療機構面臨的現狀是幾乎處處都缺:醫療機構缺人才、缺設備、缺運營;醫生缺收入、缺成長、缺技能;患者缺信任、缺意識、缺尊重。
上述問題隨著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浪潮的沖擊,一系列跨界融合形成的新技術、新模式逐漸滲透到醫療的各個環節,尤其是基層醫療服務的體系中,構建起一種新型的基層醫療生態體系。
醫療行業是一個特殊的服務行業,其特殊性體現為技術含量高、人文含量高。
也就是說,醫療是一個高技術、高風險、高奉獻、高情感的服務行業。服務是醫療的本質,也是醫療的靈魂。但是,由于醫院長期處于優勢地位,缺乏競爭,部分醫生服務意識不強,服務質量偏低。時代在變,患者的需求在變,醫院也要適應新變化,不斷提升服務品質。
提升就醫體驗感,醫生是主力軍。金杯銀杯不如口碑,誰能贏得患者的口碑,誰就能立于不敗之地。然而,部分醫生缺乏危機意識和品牌意識。目前,醫生多點執業和自由執業正在推進,醫生個人品牌的價值將日益凸顯。誰的技術水平高、服務態度好,誰的口碑就好、上門求醫的患者就多。基層醫療機構要發展,要壯大,要盈利,關鍵要從“以治療為本”轉型到“以病人為本”上來,對此,醫院上下應迅速轉變觀念,面向社會,面向街道,面向社區,樹立人本意識。
基層醫療機構,需要新的應對戰略和策略。
太原二院,把醫院的老年精準護理,將軀體護理、康復護理、心理護理融為一體,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太原二院原本發展艱難,但困難往往與機遇并存, 2013年,太原二院增掛“太原市老年醫院”,這為醫院贏得了更多的市場機會。院領導的思路也愈發清晰:要寫好太原二院發展這篇文章,要需從“老”字落筆。
“老年醫院”的牌子,讓太原二院在老年醫學領域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為此,他們盤活現有資源,把老年醫學確定為醫院發展方向,開展一系列變革。通過醫養結合模式,醫院開始多學科綜合治療,開展了老年人簡易營養評估、認知功能評估、老年人抑郁量表、跌倒評估、老年譫妄評估、失能評估、老年心血管病評估等服務;與德國專家合作開展動覺護理,對老年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高血壓、糖尿病、骨質疏松、前列腺疾病、甲狀腺功能異常、老年腫瘤等疾病有較好療效,有效改善了老年人的生命質量和生活質量。
如今,醫院老年病科已發展成太原市市級重點專科,是醫院最大科室,主要對60歲以上多病共存的老年人提供各種就醫服務,開設有老年病門診、老年病專家門診、老年方便門診、老年心理和睡眠門診、老年骨質疏松門診、老年問題免費咨詢門診。同時,還依據患者的不同需求,開設有臨終關懷病房、重癥監護病房、VIP病房。
針對老人摔傷較多,太原二院骨科相應開展了股骨頭置換手術,此外,醫院還在機場托管了一家民航醫院,有兩層樓,一樓提供基本醫療保障,二樓做病房。醫院希望把它打造成“寄養型康養病區”。如果子女中長期出差,家里老人沒人照顧,可以“寄養”在民航分院,期間醫院可以為老人做健康體檢,出治療方案,做健康保健,子女出差回來就可以把老人接走。
眾所周知,患者是醫療服務市場的“終極投票者”,決定了醫院創造的價值、品牌資產能否得現。當前,我國醫療行業最大的短板是服務質量跟不上,“軟件”與“硬件”不相匹配。
一般來說,基層醫療機構經營工作的出發點,就是要把著眼點聚焦在患者身上,關鍵是如何避免消費者的“FUD”心理(fear 害怕,uncerfainty 不可靠,doubt懷疑)。因此,通過建立在美譽度和良性溝通上的面對面宣傳、口碑效應、上門回訪等多種手段在細分化原則下能強化他們對醫院和服務的認識,從而在醫院和患者中形成親和力,用無形的溝通聚攏起心靈上的互動,從而形成認識感受上的一致性,避免對醫院功利性的排斥形成的逆反心理,穩定并拓展消費群,延長醫院由品牌美譽度積淀帶來的生命周期。
站點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本站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相關處理。 北京醫大道恒醫療集團有限公司專注于醫院中高管理人員培訓和職業類證書咨詢服務,為公立和民營醫院提供運營管理、質量管理、績效財務、創新服務等咨詢服務及包括GCP、老年人能力評估師、醫療護理員、醫院人工智能AI提示詞工程師等個人職業證書培訓。道恒擁有資深行業專家數名,根植于行業數年,具備精準發展醫院現有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道恒致力于為醫院打造高素質管理團隊,培養醫院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