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在外行人眼中
醫務人員是高學歷、高顏值、高收入
“三高”人群
有工資、獎金、福利、紅包、回扣
人送外號“錢多多”
而對于行內人來說,經常有前輩嘮叨:金眼科,銀外科,又臟又累婦產科,吵吵鬧鬧小兒科,走投無路傳染科,混吃混喝營養科,死都不去急診科。對于許多醫學生來說,除了要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之外,這個專業畢業后去所在科室工作的時候,收入多少待遇怎樣,也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那么醫生群體的收入到底有多少?具體由哪些部分構成的?日常可以拿多少補助呢?今天醫檢君帶大家一起來看看最新數據。
01
腫瘤科、內科等薪酬較高
兒科等科室較低
丁香人才在去年發布了《2021中國醫院薪酬報告》,報告通過對針對包括京滬多所一流醫院在內的全國190家醫院,每家醫院的19個熱門科室、4個職稱級別(正高、副高、中級和初級)的薪酬信息(固定工資、績效工資、社保與住房公積金以及其他福利),篩選出11488條薪酬數據,對目前中國醫務人員的薪酬狀況進行了呈現。
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醫院員工薪酬平均約19.7萬元。其平均收入最高的前五個科室依次為:
1、腫瘤科(22.1萬)
2、普通內科(21.2萬)
3、心血管內科(21.1萬)
4、內分泌科(20.7萬)
5、神經外科(20.5萬元)
平均薪酬相對靠后的科室依次為:
1、眼科(19.8萬)
2、影像放射科(19.7萬)
3、檢驗科(19.5萬)
4、兒科(19.1萬)
5、超聲科(19.1萬)
不知道大家的所在的醫院薪資都是如何,小檢個人覺得只憑這份數據可能還不夠客觀。近期,還有機構也發布了中國醫院薪酬的調研報告,大家如果想系統了解醫院薪酬的話,建議可以和上文數據綜合在一起看。
02
中國醫院人力資源調研
34%的醫生想跳槽
2022年9月,“醫學界”醫米調研發布《2022年中國醫院人力資源現狀調研報告》,通過在線調研2226名醫生,進一步了解當前醫生的薪酬狀況。
1、普通醫生薪資低
調研數據顯示,醫生平均臨床收入9.4萬元,70%的醫生表示稅前臨床收入(基本工資、績效工資、交通等補貼、年終獎等各種獎金)在10萬以下。住院醫師是臨床收入10萬元以下占比最高的醫生群體,所占比例高達83%。14%的科室主任/副主任年收入超過20萬元。
2、學歷高低掛鉤薪資水平
調研顯示,醫生人群中,博士學歷群體收入最高,本科&專科學歷年收入集中在10萬以下。這一項可以類比職稱,職稱對于科室間的薪酬影響同樣較大,職稱與收入成正比關系,職稱越高,收入則越高。
3、薪資不漲,反而下降
調查顯示,2021年全年,僅兩成醫生收入提高,絕大多數醫生薪資保持原有水平,甚至三成以上以上表示收入相比上年,有所降低。近兩年的新冠疫情,導致國內醫院的業務量和營收普遍出現下滑,這對于部分科室醫生的收入也有一些影響。丁香園之前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疫情期間,約九成醫務人員的收入下降,其中56.3%的醫務人員績效、獎金受到影響,基本工資沒有影響;29.4%的醫務人員基本工資、績效、獎金均受到影響;只有少數醫務人員(7.6%)的收入未受影響。
4、超三成醫生近期有離職想法
調查顯示,34%醫生近期有離職打算,其中16%表示0-2年內計劃離職,18%醫生表示3-5年內離職。離職后的去向,主要集中在公立醫院、自由職業、私立醫院,少部分希望跳槽至科技公司。
03
不同城市薪酬差距顯著
上海領跑全國
繼續分析第一份報告:上海地區醫院薪酬高于全國平均水平78%,年薪35.1萬元,各職稱級別醫生的年度薪酬都顯著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且不同職級間差別明顯。一線、二線、三線城市的平均薪酬為30.9萬元、18.2萬元、13.7萬元。相應的,平均薪酬越高的地區固定薪酬的比例越低。
04
公立醫院平均收入高于
民營醫院約三成
本次報告顯示,中國醫院員工薪酬平均約19.7萬元,其中公立醫院整體薪酬水平較民營醫院高出約三成。
在2018年推出的《中國醫院薪酬調研報告》中,中國民營醫院整體薪酬水平高出公立醫院約15%。不難看出,這一趨勢在過去2年發生明顯逆轉,民營醫院薪酬優勢不再。
與民營薪酬差距進一步拉大的同時,公立醫院的整體薪酬水平也略有上升(5%),集中表現在高城市能級的高評級醫院。其中一線城市公立醫院醫生薪酬總額相較2018年上漲23%,三級醫院醫生薪酬總額較2018年上漲17%。
05
基層醫院薪酬整體下降
與績效收入有關
盡管大城市一線機構薪酬增速大幅領跑,但其他非一線城市的公立醫院醫生薪酬總額的增速就沒那么樂觀了。一線城市公立醫院薪酬總額上漲幅度為23%,而非一線城市公立醫院薪酬總額上漲幅度僅為3%;三級醫院與二級醫院的差距整體拉大,其中三級醫院在一線和非一線城市分別上升17%和12%。
以上數據來源于:丁香人才
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來自各級醫院的績效收入變化。
當然了,雖然本次報告顯示一線城市的醫院薪酬遠大于二三四線城市,但醫生入職一線城市大醫院面臨的壓力主要在薪酬之外,生活成本、房價、教育資源等因素都是醫生職業選擇時的考量。
以上數據來源于:丁香人才
在調查檢驗科醫生的薪資收入月薪方面,參與投票的檢驗科醫生中有39%的收入在3000-5000之間,37%的參與者表示自己的收入不足3000。也就是說,76%的檢驗科醫生月薪不足5000!
而對于年終獎,則有61%的參與投票者都表示自己沒有年終獎。
檢驗科醫生的待遇和付出不成正比,可檢驗科作為醫院最賺錢也是最累的科室,明明值得更好的待遇,卻偏偏在醫院各科室收入排名中墊底。
來源:醫檢君
站點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本站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相關處理。 北京醫大道恒醫療集團有限公司專注于醫院中高管理人員培訓和職業類證書咨詢服務,為公立和民營醫院提供運營管理、質量管理、績效財務、創新服務等咨詢服務及包括GCP、老年人能力評估師、醫療護理員、醫院人工智能AI提示詞工程師等個人職業證書培訓。道恒擁有資深行業專家數名,根植于行業數年,具備精準發展醫院現有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道恒致力于為醫院打造高素質管理團隊,培養醫院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