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同工是否同酬?這是一個理論與實踐明顯脫節的選擇題。理論上,毫無疑問選擇同工同酬,而且醫院內部管理上也一直提倡同工同酬,但實踐中,卻因為諸如編制問題、職稱問題而做不到同工同酬。同樣的崗位,做同樣的事情,有編制的職稱高的收入明顯高于無編制的職稱低的。
編制改革已經提了很多年,但怎么改,改到什么程度,從實踐上看,存在不同看法和做法,要調和一致很難。從道理上講,基層、經濟水平相較低的地區,以編制的穩定性來吸引人才,是編制管理的價值溢出,也是政府加大投入的核算基礎,實際卻是越是大醫院、高等級醫院,編制數越多。編制成了行政管理“抓大放小”的幫手。
職稱的存在,是中國特色,怎么更好地服務于臨床也是近些年的熱點話題。但同樣的事情,高職稱的來做其費用或價格就要比低職稱的高,怎么都說不過去。
職稱不能成為行政管理“抓高放低”的手段,職稱的高低應該對應于做具體事情的技術準入門檻和相應的報酬。合理的方式,對低技術門檻,高職稱的不值得做;對高技術門檻,低職稱的不能做。
職稱要體現臨床醫療領域的技術特點和技術含量,更好更明確地服務于臨床,服務于患者。這樣的職稱設計,會因為疾病類型的多樣化、診療技術的不斷創新而使得職稱自然具有了不斷精進的特性,也改掉了現在一旦到了正高,就無前進動力的問題。
編制與職稱是當前同工不同酬的直接原因。對其的改革,并不會完全解決同工不同酬的問題。
原則上,行政管理由于管理幅度有限而出現的“抓大放小”、“抓高放低”的現象,也需要視情況加以調整和改變。編制問題,抓住兩頭,放活中間,可以是今后行政管理的新選擇。即對國家需要的經過實踐檢驗的高技術人才(比如職稱評定調整后存在動態特性的正高人員)和基層、老少邊窮地區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給予編制備案。
而職稱問題,如前述,調整作為診療技術準入門檻。而收入核算方式,應該以基于不同進入門檻而存在的實際工作內容、承擔的風險、耗費的資源(RBRVS,資源基礎相對價值比率)的差異來重構醫務人員收入的相對比價關系,放棄基于與實際工作關系不大的個人標簽的差異。
同工同酬,是社會公平的基本原則,也是效率的基本原則。
站點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本站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相關處理。 北京醫大道恒醫療集團有限公司專注于醫院中高管理人員培訓和職業類證書咨詢服務,為公立和民營醫院提供運營管理、質量管理、績效財務、創新服務等咨詢服務及包括GCP、老年人能力評估師、醫療護理員、醫院人工智能AI提示詞工程師等個人職業證書培訓。道恒擁有資深行業專家數名,根植于行業數年,具備精準發展醫院現有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道恒致力于為醫院打造高素質管理團隊,培養醫院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