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管理層對績效管理的認識是有誤區的,比如很多醫院都認為績效考核就是對員工的表現進行考核,然后進行分等,然后和工資、解雇等人事決策掛鉤,只要做到了這一些,很多醫院領導就是認為是OK了,就是做了績效考核,就可以解決醫院的問題了。其實不然,這只是醫院績效管理認知誤區之一,以下整合了3大經典誤區。
在香港、臺灣地區以及歐美等國家,醫院績效管理都是以罰為主。在這些醫療體系中,雖很少扣獎金,然而一旦員工行為違規,將面臨極為嚴重的處罰。
在國外曾經歷過這樣一件事,在為患者進行髖關節手術時,護士記錯了左右腿的位置。雖然手術進行前被及時發現并調整,未對患者造成任何影響和損失,但第二天這名護士就被醫院開除了。這種績效管理看似缺乏人情味,卻給醫護人員灌輸了嚴格的規范意識。其管理效果也顯而易見。
不過,在中國,由于受到多種因素影響,照搬國外一旦違規就開除的管理方式并不現實。但過于倚重以獎為主的績效考核方式,也很難將管理落實到位。在醫療體系設計績效考核方案時,獎和罰都同樣重要。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刑不上大夫”的傳統觀念。今天在中國的醫療機構,這樣的現象依然存在。績效考核,尤其是處罰的對象主要是一線員工,很少是醫院管理者。這種績效考核方案一方面對管理者壓力不夠,帶來管理無效或效果弱化,另一方面也會使一線員工心生不滿。
有這樣一個例子,某醫院規定,后勤服務一旦出現問題,將直接涉及后勤副院長的績效考核。恰巧在一個周五,某科室的門出現了問題,在以前通常會拖延很久,才會有人來修理。但是這次不一樣,周一上班時,此問題就已解決了。如果不是“問責副院長”的政策,相信問題也不會這么快解決。
以往,醫院獎金的分配主要依據醫生的職務、職稱及學歷等因素。實際上,這些因素可以體現在工資分配上,但如果獎金分配依舊如此,那就是一種不科學的分配方式。
因為這種獎金分配方法雖然保護了部分人的利益,但會影響那些真正干得多的員工的積極性,正可謂丟了西瓜,撿了芝麻。績效分配如果不能體現多勞多得、優勞優得,不僅不利于員工積極性的調動,也失去了考核本身的意義。
站點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本站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相關處理。 北京醫大道恒醫療集團有限公司專注于醫院中高管理人員培訓和職業類證書咨詢服務,為公立和民營醫院提供運營管理、質量管理、績效財務、創新服務等咨詢服務及包括GCP、老年人能力評估師、醫療護理員、醫院人工智能AI提示詞工程師等個人職業證書培訓。道恒擁有資深行業專家數名,根植于行業數年,具備精準發展醫院現有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道恒致力于為醫院打造高素質管理團隊,培養醫院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