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華為公司做得為何如此成功?關鍵在于始終警惕員工惰怠的蔓延和泛濫。所以醫院管理者想要擁有優秀的管理能力,就必須找出自身懈怠的管理行為,然后進行狠改,這樣才能鞏固自己在醫院的地位。
醫院管理者都有哪些懈怠行為呢?總結如下:
對于管理者來說,如果不敢于去挑戰新的領域,不敢于去挑戰新的難題,不敢于有所追求,那都是安于現狀的表現,同時也是不思進取的表現。
有的管理者,明明什么事情心里都清楚,什么事情也講得頭頭是道,但就是不敢站出來說話、反饋問題,或者不敢去推動,既害怕得罪領導,又害怕得罪下屬。
這樣的話,在大的組織里,這樣的管理者怎么能有效地解決問題,又怎能夠當責,和高效率地持續改進呢?
公司最討厭的就是做膠片,有些主管在給上級做匯報前,為了做一個匯報膠片,不知道要召集自己的下屬開多少次會。
所以華為公司任總說,以后要做什么事情都不敢提前通知,都得臨時通知,別為了他要來聽一次匯報,要來看一看,下面就花費很多時間,搞很多人做膠片。
任總的所有講話都是自己親自寫的,從來都不讓別人寫,他寫完后再征求EMT(EMT是華為日常經營的最高責任機構,受董事會委托執行華為的日常管理。)成員的意見,讓大家看寫得對不對。
難道醫院管理者就不能向任總學習嗎?你要匯報的膠片,能不能自己寫?寫完了,可以像任總一樣把大家召集起來一起評審。你要自己寫的話,我相信不會超過很多頁,也不會弄得花花綠綠,搞得那么漂亮了。
為了美化、格式好看,而浪費下屬和自己大量的時間,這是低效率的工作。建議,不能以領導為核心,我們首先不要組織大隊人馬來寫匯報膠片,我們要做增值的部分,堅決不做不增值的部分。
面對這個問題,一些管理者已經養成了這樣的習慣:第一,要明白這是別人的問題,而不是自己的問題。如果發生了什么事情,主管就會習慣看他的問題是什么,先找出他自己的原因,然后真正的原因出來。
然而,我們最習慣的是先發現別人的問題,而不是自己的問題。還有另一種情況下,我們總是擔心別人做不好,我們不擔心自己做不好。如今,許多人習慣于談論別人的很多問題,而從不談論自己的問題。
相當多的管理者,養成了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出了什么事情,打個電話“你搞定”;上級領導問他“你抓了沒”,他說“抓了”。
我們只是打了一個電話,或者批示一下,這樣怎么能夠把事情搞透徹,怎么能夠找到解決辦法?怎么能真正解決問題?
有的管理者為了自己的部門利益,明明知道會影響到公司利益,也清楚地知道公司的想法和要求,卻想方設法去搞他的個人副業。
尤其涉及到我們有業務拆分和整合、團隊和人員要劃分的時候都表現得非常明顯。如果管理者這樣做,公司怎么敢交給你更大的責任。如果你只以局部利益為主的話,那公司的整體利益誰來保證?
其實主管對他的下屬有沒有惰怠的很清楚,就是拉不下面子去處理,尤其是對老員工,有些還是自己的老領導或老同事,更拉不下面子。
在這種情況下,不淘汰渾水摸魚的人,就是對那些努力工作并創造高效益的優秀者不尊重。
在我們身邊,惰怠的員工比比皆是,那我們敢不敢給他降級、降等、降薪?
有主管經常抱怨流程多、流程復雜,并且時時掛在口頭上。如果真發現流程有問題,一定要指出哪里流程多、哪個流程有問題。我們希望所有覺得流程有問題、流程多的人,要給所在組織的質量與運營組織、QA(質量保證)提出來,這樣才好改進。
很許多人只會抱怨,最后就成了口頭禪,而且從來不去推動流程的改進,卻從不指出哪里有更多的過程,哪個流程長了,哪個流程有問題。還有怎么去改進呢?
在研發方面要好一點,因為沒有什么不好的。但也有一些領導者不想去新的領域,害怕接受挑戰。若醫院發出這樣的心聲,希望干部、骨干人員都能參與到新領域去,那么就會有人怕這個怕那個,患得患失。
建議,管理者可以把惰怠行為作為自我批判的依據,貼在你辦公桌上、放在你筆記本里,經常看一看是不是又在產生惰怠行為了。這樣,管理者才能真正地擔起自己的責任,并能更好促進醫院的發展。
站點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本站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相關處理。 北京醫大道恒醫療集團有限公司專注于醫院中高管理人員培訓和職業類證書咨詢服務,為公立和民營醫院提供運營管理、質量管理、績效財務、創新服務等咨詢服務及包括GCP、老年人能力評估師、醫療護理員、醫院人工智能AI提示詞工程師等個人職業證書培訓。道恒擁有資深行業專家數名,根植于行業數年,具備精準發展醫院現有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道恒致力于為醫院打造高素質管理團隊,培養醫院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