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中國醫院在提到自己的戰略時,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是迅速做大做強,而國際一流醫院卻不會這么提。為什么?
首先,戰略最重要的是差異化。不同的醫院應該有只適合自己、不容易被模仿的戰略。迅速做大做強適用于所有的醫院。因而只能是一句勵志的口號,而不該放在醫院的戰略里。其次,戰略的精髓在于選擇,在兩難的困境下,醫院必須做出痛苦而果斷的取舍。如果所有的人都能夠很輕松地得出同樣的的結論,這樣的選擇不可能形成戰略優勢。正所謂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做大做強本身就隱含一個戰略選擇。因為既大又強只是一種理想狀況,在很多情況下是不可能實現的。至少還有其他三種可能:大而不強,強而不大,既不大也不強。
醫院到底要的是強,還是大?先做強,還是先做大?做強之后能否做大?做大之后能否做強?這些其實都是重要的戰略決定,會對醫院未來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
在大與強的選擇問題上,絕大部分中國醫院的思路可能還是迅速做大,然后期望可以做強。而缺乏戰略上的積極安排,使這種期望往往落空。中國已有太多迅速膨脹,然后又迅速崩潰的例子,比較明顯的是新興醫院。大而不強、虛胖的醫院在中國數不勝數。即使很多尚處于領先地位的醫院,如果仔細琢磨,根基也是非常薄弱的。所以隨意把做大做強放在醫院戰略中是一個很大的錯誤。因為這個醫院放棄了選擇,放棄了認真的思考,放棄了能夠與眾不同的機會。其實從醫院發展的角度來講,做強才是根本。做大不過是結果。只有強的醫院才會真正做大。一個醫院最終能否做大,要受很多條件的制約。比如說社會環境,國家經濟的總體規模,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狀況,以及行業本身的特性。一個強大的醫院,必然會逐步發展到一個比較合適的規模。這個規模可能很大,也可能不大,因為最合適的規模是由醫院所在的行業特性所決定的。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哈佛商學院西蒙教授寫的《隱形冠軍》才會有醒世的借鑒意義。因為的確有一大批不大卻是很強的世界級醫院,他們在自己特定的領域里已經達到了最佳規模,同時占據了霸主地位。盲目擴張只會降低效益,帶來失敗。一味求大是很危險的,雖然有時為了抓住機會,需要迅速做大。但醫院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做強有完全不同的要求。而這兩者很有可能會發生沖突,在很多時候,需要在這兩者之間做出艱難的選擇。
另一個中國醫院常見的口號是做百年老店。同樣的理由,做百年老店應該是醫院發展的自然結果而不應該成為醫院追求的目標。醫院就像人一樣,有一個自然循環生長的周期。雖然醫院家的使命是盡可能地延長醫院的生命周期,但是與自然生態和物種一樣,要有一個選擇和淘汰的過程。過于關注延長生命反而是舍本逐末。最重要的依然是保持一個醫院健康的良性的發展。做強自然能夠做長做久,但是當一個行業走到盡頭的時候,處于行業大環境之中的醫院如果不能順利地完成轉型的話,也會由于歷史使命的終結而被環境的變化所淘汰。過多地關注百年老店,反而會讓醫院走入死胡同。
醫院形成這樣的思路其實是受很多似是而非的觀點的影響。比如說《基業常青》這本書,雖然它可能是影響醫院家最大的一本書,我也非常喜歡,讀過很多遍,很受啟發。可是醫院家必須了解的一點是,這樣的書就像一本勵志讀物,它告訴你,如果做到ABC,你就一定能夠成功。醫院需要做的就是照著ABC去做。這類書成功的一個基礎是迎合了很多人的心理。因為管理本身是一個太復雜的過程,它沒有什么神秘的配方,只能是在不斷的探索中前進。而這些所謂的暢銷書給你的都是一個神奇的秘方,讓醫院以為可以暫時擺脫煩惱。對這類書,應該是從成功的醫院中吸取他們的經驗和教訓,了解他們在當時的情況下成功所追尋的基本原理,考慮這些原理能不能在自己醫院中得到實現。如果盲目的照本宣科,很可能帶來嚴重的后果。
一個最根本的原因是這種類型的管理書都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在研究方法論上所謂的幸存者偏差。也就是說他們只是根據少部分成功醫院的歷史來了解成功的原因,而沒有也不可能將所有的成功和失敗的醫院做個系統的對比。
舉個簡單的數字,大家就能夠了解這個問題。比如有500家醫院同時成立于1990年。到2000年,這500家醫院的命運可能會完全不一樣。簡單地說,假如這500家中有250家遵循的是A種做法,有250家遵循的是B種做法。可能遵循A種做法的醫院到2000年有50家活下來了。其中5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遵循B的醫院也有50家活過來了,5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真正從統計的角度來看,追隨A或B成功的概率一樣高。可是如果你寫一本書,用的是A種中5家成功的醫院為例,然后認為這是醫院必勝之道,這就大錯特錯了。因為最初250家的醫院在用A的做法,而其中200家已經死亡,45家不過爾爾,只有5家取得成功,所以這5家的成功未必是一個必然。同時遵循B種戰略的也有5家已經取得了成功。但是如果你研究的是失敗的200家中,或者不太成功的45家中的狀況的話,你可能會得到相反的結論。
所以,我想說明的一個基本觀點是:如果你照《基業常青》中的每一步去做,你有可能成功,但是也有可能失敗。其實每一個醫院的特點都不一樣。管理的難,在于找到此時此地、此情此景、此人此事中的相對最合適的解決辦法。沒有神奇的魔棒來幫你解決煩惱。醫院就是在煩惱中成長。做出選擇是中國醫院理解什么是戰略時必須做到的第一步。隨意是戰略的大敵。很多常見的說法都經不起推敲,非常容易誤導。做大、做強、做久之中,只有做強才是醫院戰略的基礎,而做大做久只是做強的自然結果,所以不應該是醫院的戰略出發點。
站點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本站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相關處理。 北京醫大道恒醫療集團有限公司專注于醫院中高管理人員培訓和職業類證書咨詢服務,為公立和民營醫院提供運營管理、質量管理、績效財務、創新服務等咨詢服務及包括GCP、老年人能力評估師、醫療護理員、醫院人工智能AI提示詞工程師等個人職業證書培訓。道恒擁有資深行業專家數名,根植于行業數年,具備精準發展醫院現有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道恒致力于為醫院打造高素質管理團隊,培養醫院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