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為充分調動和發揮醫院員工參與宣傳工作的積極性、及時、廣泛匯集院內的宣傳信息,加大醫院宣傳力度,展示醫院員工精神風采,發展醫院文化建設事業。許多醫院都成立了拓展宣傳部以此來擴大和暢通宣傳渠道。
中國醫療服務行業正處于一個巨大的變革前夜,“推進分級診療建設”、“醫養結合”、“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推進醫聯體建設”等醫改新政頻發。
國家級政策中,近五年每年都有50個以上的政策文件涉及到基層醫療。基層醫療是一個比較籠統的概念,主要包含基層醫療機構、基層醫生、基層就診行為等。
就診行為如何下沉?都需要逐漸落實。如果將與基層醫療相關的關鍵詞進行拆解后發現,早期的政策文件中,以“基層醫療”為主的綱領性文件居多,隨著時間的發展,推動基層醫療下沉相關的分級診療、遠程醫療、家庭醫生、醫療聯合體等實操性文件逐步增多。
目前基層醫療面臨的現狀是幾乎處處都缺:醫療機構缺人才、缺設備、缺運營;醫生缺收入、缺成長、缺技能;患者缺信任、缺意識、缺尊重。
上述問題隨著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浪潮的沖擊,一系列跨界融合形成的新技術、新模式逐漸滲透到醫療的各個環節,尤其是基層醫療服務的體系中,構建起一種新型的基層醫療生態體系。
當前,基層醫院要發展,要壯大,要盈利,關鍵要從“以治療為本”轉型到“以病人為本”上來,對此,醫院上下應迅速轉變觀念,面向社會,面向街道,面向社區,樹立人本意識。
新時代,人的價值觀發生了變化,曾經支撐自身業績的經驗和方法不頂用了。
市場經濟體制的日益完善,醫療管理體制的新一輪改革,醫院投資主體的多元化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大了醫院經營管理的難度,醫院的生存與發展面臨激烈競爭,這催生了醫院品牌時代、資源整合時代的到來。
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發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明確指出,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的日常工作由國家衛生健康委承擔,“擬訂應對人口老齡化、醫養結合政策措施”將是新組建部門的主要職責之一。這無疑為醫療+老年的發展,提供了政策背書。
目前,有許多基層醫院運行困難,在養老劃歸國家衛健委的背景下,如果把它們轉成養老機構可能是一條不錯的出路。
眾所周知,患者是醫療服務市場的“終極投票者”,決定了醫院創造的價值、品牌資產能否得現。因此,醫院品牌資產的有無、高低取決于患者,而不是醫院,以患者為導向的品牌資產是醫院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品牌資產實際上是醫院的無形資產,具體包括品牌知名度、品牌美譽度、品牌忠誠度、品牌聯想和市場影響五個方面,前四個方面代表了患者對醫院品牌的認知,后一個方面代表了醫療服務市場對于醫院品牌的反饋。
從整體上來看,其中競爭特色的,就是對生態圈的構建極為成功。臺灣的醫院生態圈運作模式,在以下三方面做得最為成功,值得中國國內的基層醫院借鑒:
1、以醫護人員及職工為核心,構建了員工生態圈。臺灣的醫院管理,在人本文化上很注重員工的需求及成長,通過正面價值觀及人本文化,倡導團隊力,形成了良好的員工群體生態圈,使每一位醫院員工都有很強的歸宿感、榮譽感,對醫院的忠誠度極高,我們會發現,臺灣的很多醫院員工都是工作10年以上,并實現以老育新,形成了穩定、和諧的員工生態圈。
2、以患者及家屬為核心,構建了客戶生態圈。臺灣的所有醫院,均很注重患者及家屬的在院就診及陪診體驗,一些中大型醫院,甚至把醫院打造成一個便利綜合體,吃喝玩樂樣樣齊全,在醫院里看到電影院、咖啡廳、商場等等,一點也不奇怪,體驗式就診陪診設計,大大提升了客戶的滿意度及粘性,使很多患者及家屬均會把體驗性強的醫院列為長期甚至終身就診醫院。
3、以小區及街道為核心,構建了社區生態圈。臺灣的很多醫院,鑒于政策原因,在營銷上都是以社區經營為主導,每家醫院都設立了健康促進中心,重點就是對區域內社區進行整體健康管理及指引,并立體化、系統化滲透到小區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使健康主題,成為市民吃、穿、住、行外的第五大生活主題,共同構建了社區生態圈,這種蓄水池式的社區經營模式,保證了區域內的居民會程度選擇該醫院就診。在提升客戶滿意度的同時,增強客戶對醫院平臺的整體依賴性,從而達到對客戶閉環、終身管理的經營目的。
就是以跨界整合思維,建立創新的運營生態系統,精準洞察需求、精細聚焦服務、精益系統謀劃,堅持價值創造原則、無縫對接原則、持續優化原則,把產品單一的服務模式轉變為協同互動價值化模式,以實現醫院組織平臺化、服務極致化、收入多元化等。
筆者指出,市場的競爭推動行業的進步和完善,基層醫院經營管理已逐步進入品牌經營階段。醫院不再是競爭誰的既有規模大、過去的成就多,而是競爭在轉折點,決勝在創新上。醫院品牌因本身沒有物質實體,所以醫院品牌是多因素的相互組合,是整體與細節的雙重表達。品牌資產歸根結底是由品牌形象所驅動的,品牌形象是構建品牌資產的基石。
以患者為導向構建醫院品牌資產,一般分四步走:第一,建立醫院品牌認知;第二,賦予醫院品牌內涵;第三,建立醫院品牌回應;第四,建立醫院品牌關系。
這四個步驟并非各自獨立,而是存在層遞關系,后一步取決于前一步的成功實施。
品牌形象是其驅動因素,而品牌形象存在于患者心中,醫院品牌資產價值的高低取決于患者的認同。因此,醫院品牌資產同時也是一個人文營銷管理概念,如果沒有真正把握醫院品牌資產的實質,僅以患者為導向構建醫院品牌資產,那么其永遠就只能停留在概念意義上,并不能真正實現。
現實中,醫療服務品牌已經不再是個陌生的話題。患者需求品牌,醫院重視品牌。醫院總是通過自己的經營行為、創新活動試圖建立起品牌親和力,患者則依據個人偏好,選擇自己了解、信任和喜愛的醫療品牌,這兩者行為的有機統一,預示著醫院開始進入品牌經營時代。
坦率講,互聯網時代對各級醫院創造了很多新機會,但由于一些醫院以往經營上粗放式作風,往往是憑經驗和自身感覺做事,如果不注重品牌營銷上的創新、管理上的升級和內涵上的修煉,今后仍舊會面臨眾多的變數和洗牌,最后淘汰出局,敗下陣來。
當前,基層醫院營銷,很重要的任務是如何處理好醫患關系,為患者創造生存的價值。
不難發現,生活中發生的絕大部分醫患糾紛其實不是醫院醫療技術水平、醫療質量方面的問題,而是醫患溝通不夠,醫院服務不到位引起的。醫院應該摒棄傳統等人上門的被動,創造積極開放的現代服務理念,主動出擊,有意識的整合自身資源針對性的開展公關宣傳活動,走個性化、精細化服務路線,同時運用差異化手段,結合自身專科特點和現有人力、設備、環境等因素,抓好全程服務管理。
做好特色經營,形成口碑。因為齊全的設備、舒適的環境及周到的服務,除了彰顯醫院的形象外,如何讓患者在解除生理疾病的同時給予心理上的充分滿足。
讓他們強烈感受到被別人需要時的理念支撐,接受診療的同時更能體驗到來自內在精神的強大動力。而后者恰恰需要醫院不光光給患者救死扶傷,有時更需要醫院以人為本創造一種價值。
想必這應該是現今我們所要掌握的人性化技能。
站點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本站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相關處理。 北京醫大道恒醫療集團有限公司專注于醫院中高管理人員培訓和職業類證書咨詢服務,為公立和民營醫院提供運營管理、質量管理、績效財務、創新服務等咨詢服務及包括GCP、老年人能力評估師、醫療護理員、醫院人工智能AI提示詞工程師等個人職業證書培訓。道恒擁有資深行業專家數名,根植于行業數年,具備精準發展醫院現有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道恒致力于為醫院打造高素質管理團隊,培養醫院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