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我院是一所二級甲等醫院,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急救為一體,從2004 年開始探索并建立了醫院醫療技術創新管理體系,倡導“人無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優,人優我管”的管理理念,走“質量安全立院、特色技術興醫”的發展道路,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醫院把實施技術創新管理體系作為一項長期工作,成立由院領導小組,院項目組、專家組,科室項目管理組組成的三級管理體系。由一名副院長主抓此項工作,制定了各級管理組織的職責,明確責任,分級負責,實行項目管理負責制。院領導小組由全體院領導組成,主要負責規劃和協調各組關系,審定準入項目和臨床應用中考核評價的結果。院項目組由主管院領導,醫務科、質控辦、科教科及法律工作者組成,負責評審和考核工作的組織、協調、指導、監督。專家組由內、外、婦、兒、醫技10 位專家組成,其中9 位主任醫師1 位副主任醫師,組長由退休后聘任的老專家擔任,構成中注意了不同專業的專家比例。科室(部門) 項目管理組:負責監督管理本科室項目的立項、實施。
為了適應新形勢下對醫療技術管理的要求,我院“以病人為中心”與新技術的開展和規范應用統一起來、不斷創新和科學管理統一起來、重點突出和全面管理統一起來、特殊技術和常見病技術統一起來、技術引進與持續發展統一起來。圍繞構建醫療技術創新管理體系制定了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醫療技術臨床應用準入管理辦法,醫療技術分類分級評價標準,醫療技術創新管理評審辦法、醫療技術創新管理考核辦法,醫療技術創新管理獎勵辦法等七個規范性文件,并建立了以分級準入和分類管理為基礎,以新技術、新技術項目、特色專業技術項目和優勢專業技術項目分項管理為重點的管理模式,使醫療技術創新管理有章可循,有文可依。
3.1 評價內容 醫療技術是指用于衛生保健領域和醫療服務系統的特定知識體系,包括醫療方式、程序及相關的組織系統。對于二甲醫院什么是新技術? 如何評價? 怎樣發展壯大? 我們根據醫院的任務和功能,提出符合二甲醫院的范圍、既往未開展的先進、適宜的技術均屬于新技術,技術創新的含義:“引進技術,技術進步,規范管理”。
分類管理,不同的醫療技術準入施行不同的準入管理制度。為了準確評價各科室應用的醫療技術,我們將臨床應用的各種新技術分5 類,第一類新技術主要指本院尚未開展的實用性操作技術,第二類新療法指因購入新儀器、新設備、新藥物等治療疾病所采取的方法,第三類新管理舉措是指除按照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要求外,對本部門能夠提高工作效率、規范行為、改變工作模式、完善流程所采取的創新性管理方法,第四類在上級指導下完成新開展的實用性技術,第五類科研。二甲醫院主要是引進,模仿技術,但難以形成有一定水平的技術優勢,為了促進技術進步,我們將醫療技術分5 級準入:一級:我院尚未開展的診療技術,科室能獨立完成1~3例。二級:達到二甲醫院先進水平的技術。三級:達到兵團二甲醫院領先水平的技術(優勢項目) 。四級:達到區內領先水平,有品牌優勢的技術(特色項目) 。
3.2 評價指標 制定醫療技術評價指標是規范技術管理的重要依據,也是基礎。開展新技術決不是買設備、儀器,著重點在技術的轉化、推廣,我們用先進性、安全性、實用性、技術難度、病人需求、科室管理、效果/ 效益、總結或論文8 個評價指標評價,既注重技術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的關系,又注重學術水平和科室管理,其中安全性作為評審中的準入門檻,是必備條件。
3.3 評價標準 堅持“質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則,突出人無我有(填補空白) ,人有我優(突出進步) ,人優我多(突出規模) ,人多我管(實現轉變) 的特點。
3.4 評價方法 規范工作流程和評審程序,項目申報,形式審查、書面評審、合議、答辯評審,審核,公示,通報。評審分形式審查,書面評審,答辯評審三個階段。
4.1 考核范圍 上年度已準入并進入醫院管理的項目;符合二甲醫院規定但缺項或需要完善的項目。
4.2 考核內容 年度內開展例數、適應癥、并發癥、合并癥、不良反應等情況,定期進行應用效果和發展前景評估(有無改進、能否升級) 。
4.3 考核辦法 動態管理,兩年一個管理周期,每年考核一次,采取聽、看、查、核、答辯方法,以定期檢查、臨時抽查,科室自查和專家組抽查等形式進行,對無自查的項目不予進行考核。
4.4 考核指標 注重項目管理和技術水平進步兩個方面,項目管理用是否按時參加考核、科室人員培訓、年度工作情況、項目管理基金的使用及不良事件發生5 個指標作為考核重點,結果分4 個檔次,和項目管理基金發放的比例掛鉤。技術水平進步注重臨床應用效果和學術水平并進,結果為保級、降級、升級、取消、轉常規。對轉常規項目引導和鼓勵科室編制醫療技術診療規范,對保級項目指出進一步要做的工作,對項目運行中由于軟硬件條件發生變化無法正常實施的項目降級,若臨床應用中發生不安全事件則立即取消項目,促進每個階段的技術在臨床規范、有序應用,推進具有應用前景并符合學科發展方向的技術進一步優化和轉化,走技術優勢向技術品牌優勢發展的道路。
技術創新不是一個人就能完成,這與其知識、技能以及環境條件有關。我們成立了由院項目組、科教科、營銷辦共同組成的宣傳培訓網絡,利用培訓班、講座、報紙、電視等形式廣泛在院內、墾區、兵團宣傳國家醫療技術管理的法律、法規,推廣醫院技術創新管理的辦法,培訓醫務人員達400 余人次。把技術傳、幫、帶作為衡量科室新技術水平的內容之一,要求科室引進技術必須獨立完成,而不是在外院幫助下完成,并且實施一帶一,防止一人獨攬,因人員調動而技術停止,形成了一大批中青年技術骨干學習新知識,新技術的風氣,通過申報、書面評審、答辯評審,醫務人員個人的科研素質,科室技術管理的能力不斷提高,科室梯隊建設逐步形成。
醫院制定的獎勵辦法充分調動了醫務人員參與技術創新工作的積極性,通過頒發證書和獎勵基金,讓獲獎個人及科室產生榮譽感、責任感,鼓勵醫務人員自主創新。
6.1 獎項設置 技術創新獎,技術進步獎,組織管理獎。
6.2 項目管理基金 二級以上的項目按量化評分分為三個檔次,當年發放50 %,次年按考核情況酌情發放另50 %。
6.3 工作業績 醫院把新技術開展納入個人和科室年終工作考核。
6.4 職稱晉升 醫院要求晉升正高職稱,須主持院級二級項目一項,晉升副高職稱,需是二級項目主要參與者,晉升中級職稱,須是一級項目主要參與者。
7.1 回避制度 為了體現公平、公正,專家回避本科室或個人的項目。
7.2 公示制度 將評審結果公示10 個工作日,廣泛監督,聽取意見。
7.3 通報制度 以院發文的形式公布評審和獎勵結果,保證每項新技術開展均經過嚴格的評審,不符合條件的不得實施,以確保病人的安全。
7.4 會議制度 為了保證評審過程公平、公正,書面評審后要經專家組會議合議初評的結果,對存在異議的項目充分討論、商議,并確定答辯的項目,公開答辯評審后再經專家組和項目組聯席會議反饋情況、聽取意見。針對評審結果和存在問題等召開由主管院領導項目組和專家組組長會議審核研究,重視評審過程管理,確保評審質量。
8.1 對于立項時存在安全隱患的項目不予準入,2003 年急診科主持申報的項目主要技術涉及普外科,從病人安全的角度考慮,風險大,專家組建議,由普外科主持,急診科協作。2004 年心內科申報的成人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封堵術經專家組討論認為我院無心外科,如病人發生意外無法及時救治。
8.2 實施醫療技術創新管理體系后,激發了醫護人員的學習熱情,推動了新技術在我院開展,通過評審使很多科室了解到本學科發展的方向,更加注重合作與交流,2004 年醫院有17 個科室參與申報,2007年達到26 個科室,2004 年主治醫師主持項目不到10 % ,2007 達到50 % ,現在一個技術能夠多人掌握。
8.3 自2004 年以來,共評審項目188 頊,其中準入30 項,一級84 項,二級53 項,三級4 項。準入通過率2004 年90 %,2007 年70 % ,一級通過率2004 年50 % ,2007 年90 % ,二級通過率2004 年7 % ,2007年50 % ,三級通過率,2004 年為零,2007 年40 %,四級項目空缺。
8.4 已有45 個技術成為科室常規開展項目,制定出診療常規,確保了病人的安全,使病人直接受益。
8.5 技術進步與管理初見成效,部分項目達到兵團領先水平,且成為醫院的特色。這絕不是引進一個設備,一個技術所能達到的效果。如神經內科《臨床科室二級管理體系》獲石河子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兵團三等獎;五官科《鼻內鏡在鼻科手術中的應用》獲石河子市科技進步二等獎;泌尿外科《經尿道電切前列腺剜除術》在2007 年7 月自治區泌尿外科學術會議上手術演示,普外科《常溫下改良式全肝血流阻斷技術在肝門區腫瘤切除中的應用》已開展15 例,論文發表在中國肝膽外科雜志上。
建立健全組織、制度是做好醫療技術管理工作的必要條件,領導重視為規范化技術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支持和保證,充分發揮專家在技術管理中的參與和咨詢作用,使技術水平評價決策科學化,項目組和專家組溝通到位,信息互通。保證了評價質量,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模式和高素質的管理人員是該工作保質保量完成的根本保障。
筆者認為,醫院新技術準入管理和臨床應用中的動態考核是新形勢下保障醫療安全的重要措施,通過我院在醫療技術創新管理工作中的實踐,實現技術創新項目從準入、評估、推廣、臨床應用的全過程管理,提高了醫務人員的科研素質和開展新技術的積極性,提高了醫院的整體技術水平和學術地位,為二甲醫院建立技術準入和臨床應用管理制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本文作者:新疆石河子市人民醫院 王濟源等
站點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本站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相關處理。 北京醫大道恒醫療集團有限公司專注于醫院中高管理人員培訓和職業類證書咨詢服務,為公立和民營醫院提供運營管理、質量管理、績效財務、創新服務等咨詢服務及包括GCP、老年人能力評估師、醫療護理員、醫院人工智能AI提示詞工程師等個人職業證書培訓。道恒擁有資深行業專家數名,根植于行業數年,具備精準發展醫院現有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道恒致力于為醫院打造高素質管理團隊,培養醫院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