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最近有位基層醫院的院長和我聊天,說他們花大價錢買的新設備,現在天天在倉庫吃灰。這事聽著挺魔幻的,但仔細想想,全國上下像這樣"設備睡大覺"的情況還真不少。醫聯體建了這么多年,怎么基層醫院還是分不到好資源?咱們今天就來嘮嘮這個事。
現在很多地方搞的醫聯體,就像過年走親戚——看起來熱鬧,實際沒啥真東西。大醫院往基層派專家,結果專家來了就坐半天診,連科室門往哪開都沒摸清。有個縣醫院的CT室主任跟我說,他們和市里三甲簽了合作協議,結果轉診單遞上去半個月都沒動靜。這種"紙面合作"最要命,設備閑置、專家作秀、轉診卡殼,把基層醫院坑得夠嗆。
城里和縣里的醫聯體根本不是一個病。城市醫療集團是三級醫院帶著社區服務中心玩,專家下基層開車半小時就到。可到了縣域醫共體這兒,縣醫院自己都缺人手,要帶十幾個鄉鎮衛生院,專家下鄉得翻山越嶺,這種體力活誰愿意天天干?
浙江臺州去年搞了個新花樣,他們把全市的醫療設備都錄進系統,基層醫院需要啥設備,直接在系統里預約。比如鎮衛生院要做增強CT,馬上就能調縣醫院的設備,患者做完檢查,影像直接傳回衛生院。這套資源池管理模式讓基層診療量漲了四分之一。現在有些地方更絕,用5G網絡搞AI輔助診斷,鄉鎮拍的片子,省城專家秒秒鐘就能審閱,還能自動生成診斷報告。
考核機制不改,啥好政策都白搭。廣州有家醫聯體把績效捆綁著算,大醫院專家幫基層帶出個能獨當一面的醫生,年終獎能多拿兩成。這可比單純派專家下鄉管用多了,現在他們那的鄉鎮衛生院都能獨立做腹腔鏡手術了。還有個地方搞"編制周轉池",縣里所有醫院的編制放一個池子里,哪家缺人就臨時調配,這個月你在縣醫院上班,下個月可能就去支援鄉鎮了。
搞醫聯體不能光靠醫院自己折騰。去年新修訂的《醫療聯合體管理辦法》說得明白,三甲醫院要把慢病患者往基層轉,急性病恢復期的也得下轉。但實際操作中,很多大醫院怕流失病源,寧可把患者攥手里。現在有些地方讓醫保出面,規定三甲醫院收治普通門診患者要扣錢,這才把轉診通道真正打通。
人才培養要走出新路子。江蘇搞的"視頻培訓+遠程帶教"模式挺有意思,基層醫生早上查房帶著5G記錄儀,省城專家實時指導用藥。有個鄉鎮醫生說,這半年跟著專家看病例,比自己過去三年學的都多。還有些地方玩得更高級,把AI診療系統裝進村衛生室,老百姓量個血壓,系統自動分析風險,該轉診的立馬啟動綠色通道。
現在搞醫聯體建設,既要盯著眼前的問題,更得為將來布局。就像蓋房子,地基打不好,上面修得再漂亮也得塌。資源分配這個老大難問題,說到底還是利益格局沒理順。不過從浙江臺州這些成功案例來看,只要肯在管理機制和技術手段上創新,基層醫院照樣能打翻身仗。
站點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本站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相關處理。 北京醫大道恒醫療集團有限公司專注于醫院中高管理人員培訓和職業類證書咨詢服務,為公立和民營醫院提供運營管理、質量管理、績效財務、創新服務等咨詢服務及包括GCP、老年人能力評估師、醫療護理員、醫院人工智能AI提示詞工程師等個人職業證書培訓。道恒擁有資深行業專家數名,根植于行業數年,具備精準發展醫院現有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道恒致力于為醫院打造高素質管理團隊,培養醫院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