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隨著國家醫保局《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動計劃》的全面推進,我國公立醫院正面臨從“規模擴張”向“價值醫療”的深度轉型。本文結合政策導向與典型案例,從病種成本核算、預警干預機制、業財融合等維度,剖析醫院成本管控體系重構的核心路徑,為醫院適應支付改革提供實踐參考。
DRG/DIP支付模式將傳統“按項目付費”轉變為“按病組預付費”,倒逼醫院在醫保定額內完成診療服務。根據國家醫保局文件,2025年底前所有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將實現DRG/DIP全覆蓋。這一轉變直接沖擊醫院收入模式:超支部分需自行承擔,結余則成為利潤空間,迫使醫院從“創收驅動”轉向“成本管控驅動”。
傳統成本核算以科室和項目為單位,而DRG/DIP要求精確到病種(組)。研究表明,同一DRG組內不同醫院的成本差異可達30%,這意味著成本控制能力將成為醫院的核心競爭力。例如,武漢協和醫院通過“DRG成本控制駕駛艙”實現藥耗占比下降7.3%,病組盈余率提高12%,印證了精細化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支付改革暴露了過度醫療、編碼錯誤等歷史問題。2024年調研顯示,36%的醫院存在病案首頁主診斷填寫錯誤,導致醫保結算偏差。為此,國家要求建立病案首頁質量全流程質控機制,并通過信息化系統實現數據實時校驗。
臨床路徑是成本管控的基礎。通過標準化診療流程,醫院可建立“病種-資源消耗”映射關系。例如,江蘇省腫瘤醫院將臨床路徑與耗材集采數據聯動,篩選出23種可替代高值耗材,單病種材料成本降低15%。這一模式需依托多學科協作(MDT),將醫務、醫保、物資部門數據打通。
針對DRG成本核算難題,領先醫院采用“雙軌制”核算:
- 作業成本法:識別診療活動中的資源動因(如手術時長、護理頻次),精準分配間接成本;
- 項目疊加法:基于HIS系統追溯每個病例的項目成本,實現“醫療服務項目→病例→DRG組”的全鏈條核算。
上海申康中心通過該方法,使三級醫院平均病種成本偏差率從18%降至5%。
成本管控需從財務部門“單兵作戰”轉向全員參與。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建立“成本收入比”考核指標,要求臨床科室將單病種實際成本與DRG支付標準對比,并將結余部分的20%用于績效獎勵。這種業財融合機制使該院2024年CMI值(病例組合指數)提升0.32,反映醫療技術難度與成本效率的同步優化。
借助信息化平臺,醫院可設置三級預警閾值:
- 黃色預警(費用達支付標準80%):系統自動推送提醒至主治醫師;
- 橙色預警(費用達支付標準90%):觸發科室成本分析會議;
- 紅色預警(費用超支付標準):啟動MDT會診并追溯管理責任。
武漢協和醫院通過該機制,將超支病例處理時效從72小時壓縮至12小時內。
利用DRG智能管理系統,識別超支病例的共性因素。2024年數據顯示,耗材成本占比過高(42%)、平均住院日過長(26%)、檢查項目冗余(18%)是三大主因。對此,宣城市某醫院開發“成本-質量雙維度分析模型”,通過剔除低效耗材、優化術前檢查流程,使超支病例發生率下降9個百分點。
建立“監測→分析→干預→復盤”的全流程管理:
- 事前管控:嵌入臨床路徑的智能審核功能,攔截不符合適應癥的耗材使用;
- 事中干預:通過移動終端實時推送成本數據,輔助醫生調整治療方案;
- 事后評價:將超支病例納入科室績效考核,并與次年醫保額度分配掛鉤。
成立DRG專項管理委員會,下設成本核算組、數據質控組、績效評價組,打破部門壁壘。例如,江蘇省腫瘤醫院由總會計師牽頭,實現財務、醫保、醫務的三維協同。
建設“DRG成本管控駕駛艙”,集成病案首頁質控、成本模擬測算、醫保結算比對等功能模塊。參考國家醫保局標準,需實現與HIS、HRP系統的數據互通,并開發預分組、盈虧預測等高級應用。
開展“DRG管理師”認證培訓,重點提升臨床醫生的成本意識與編碼能力。北京協和醫院通過“臨床-財務結對學習”模式,使醫師掌握病種成本核算方法,編碼錯誤率下降63%。
DRG支付改革本質是推動醫療價值重構。醫院需以病種成本為核心,通過臨床路徑標準化、預警系統智能化、績效考核導向化,構建“預防-控制-改進”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體系。未來,隨著人工智能與DRG數據的深度融合,醫院成本管控將向預測性、自適應方向演進,最終實現醫療質量、效率與效益的均衡發展。
[1] 全國公立醫院運營管理創新大會, 2025
[3] 秦永方. DRG/DIP支付方式改革賦能醫院成本管控, 2022
[5] 國家醫療保障局. 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動計劃, 2021
[9] 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對公立醫院的影響與應對措施, 2022
[11] 醫有數. DRG/DIP支付方式下醫院成本管控策略, 2024
[15] 我國醫保體系的高質量發展轉型, 2023
[16] 江蘇省腫瘤醫院2022年度單位預算公開
[18] 公立醫院成本核算應用案例, 2023
[21] 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 五位一體財務管理模式, 2024
站點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本站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相關處理。 北京醫大道恒醫療集團有限公司專注于醫院中高管理人員培訓和職業類證書咨詢服務,為公立和民營醫院提供運營管理、質量管理、績效財務、創新服務等咨詢服務及包括GCP、老年人能力評估師、醫療護理員、醫院人工智能AI提示詞工程師等個人職業證書培訓。道恒擁有資深行業專家數名,根植于行業數年,具備精準發展醫院現有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道恒致力于為醫院打造高素質管理團隊,培養醫院核心競爭力。